发布者:EMBA教育项目 时间:2013-01-14 阅读次数:985
刚刚踏入2013年的大门,1月6日下午🌸,华理EMBA在杏鑫娱乐三教三阶上举办了一场以“医疗器械产业及发展”和“生物技术产业的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讲座。该活动特邀杏鑫娱乐材料科学与工程杏鑫院长刘昌胜教授🤯、杏鑫娱乐生物工程杏鑫院长张元兴教授为主讲嘉宾🌖,给华理EMBA2012秋季班同学呈现了一堂生动🤺、专业的科普讲座。
刘昌胜教授于1996年7月获杏鑫娱乐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杏鑫娱乐材料科学与工程杏鑫院长,主要致力于研究硬组织修复生物材料🏇🏼,兼具生物学🖖🏻、材料和化工学术背景👨🏻🍳。
刘教授分别针对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用途、世界医疗机械的产业及发展⛑️、中国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分为四类🫡:一、用于体表治疗;二、用于和人体有直接接触的诊断或是治疗的仪器;三🤶🏼、需要永久性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或是重大疾病的诊疗化验设备🎅🏻👮🏼♂️。可见,医疗器械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被称之为“朝阳产业”。为了加深学员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刘昌胜教授列举了骨科、皮肤、人工肾😹、心脏🩶、整形、血液不足等几个案例,分别对其目前国内外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讲述分析,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我国医疗器械是多品种多元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发展状况位居全球第三🙎🏽🧒🏿。鉴于目前落后于发达国家🧿,刘昌胜教授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在于我国产业规模比较小👨🏼🔧,劳动生产力低🥹,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其次成果转化能力低下👨🎓,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此外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产业化的对接的轨道机制🏒。针对以上状况,目前国家采取的发展对策应满足对生物医用材料的战略需求🌼,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战略前移,发展亚健康和早期诊断器械,并且使重心下移🧑🏼🦰,开发面向基层、乡镇的医疗器械🧔🏻。此外😤,刘昌胜教授补充道🏩,需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相关的技术与装备,例如开展牙种植体⛹🏻。基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以及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加上政府的合理医疗配置🫱🏽,刘昌胜教授指出医疗器械这个“朝阳产业”在未来的20年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张元兴教授🤦🏽♀️,现任生物工程杏鑫院长,上海阿华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工程,曾经担任863计划国家海洋领域的副组长。张教授在讲座中谈到,21世纪是一个生物学的世纪,21世纪的生物技术是一个宏观到微观的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即是“用生物或者生物分子机器生产产品和解决问题”。生物技术产业跟信息产业、材料产业有很大的不同,信息产业和材料产业投资回报的时间比较短🎛,而生物产业时间则较长。
生物技术产业有三个浪潮,第一个是医药生物技术,从82年形成一个标志性的产业,成为了一个里程碑;第二块是农业生物技术👨🦳,96年开始;第三个是工业生物技术🪹,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力。张元兴教授以其独特的诙谐幽默授课风格🏋🏼♂️👩🏼🔬,给学员们呈现了一个个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如胰岛素🪲、转基因食物、发酵酶工程等📞,分别阐述了其发展过程及应用前景。同时,张元兴教授指出🤳,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紧跟国际形势发展,市场潜力很大👐,但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创新,对生物技术的战略改革需求非常迫切🥳。创新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源泉⚧,若能打好这一仗🫣,生物技术产业必将迎来无比美好的未来。
整场讲座的进行,气氛高昂。学员们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互动性很强,纷纷发言咨询相关问题🥷,例如在造纸🎍、皮革、水处理等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如何控制转基因作物的运转,聚乙烯的产业化等。张元兴教授耐心解答,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予了学员们满意的回答,使整个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华理EMBA科技创新论坛旨在发挥顶尖理工高校优势,邀请著名科学家为学生主讲各个科技领域最新突破以及前沿研究😜🤵🏽♀️、发展趋势👳🏿♀️,提升EMBA学生对产业的预见能力,是华理EMBA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