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工商管理系 时间:2016-08-31 阅读次数:986
8月22日🫶🏽,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洪安的新书《微权力——小员工发挥大力量》💇🏻♂️,在上海会展中心世纪馆A区举行了签售会。上海书展工作方提前准备的签售书籍顷刻就被读者抢购一空👩🏼🍳,活动现场火爆。
这本名为《微权力——小员工发挥大力量》(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管理学新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从小处着手🎸、从碎片着手💂🏽、从内部的每一个构成元素着手🌯,为管理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签售会上,诸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复旦大学MBA朱琴琴以精彩的演讲对该新书进行了精彩讲说,其中,有关“唐僧师徒👉🏽,你是哪一个角色🏧?”👩👧、“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小船怎样才能轻易不翻🌼?”等问题的提出与解释引起了现场读者的关注。
接下来,陈洪安讲述了新书写作灵感的来源。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权力改观👎🏼,每个人手中的力量看似微小,但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每个人的都将发挥超越以往的力量,陈洪安教授将这种力量成为“微权力”🧑🌾,也就是新书的名字👂。同时🤷🏻,陈教授还说到🧗🏻♂️🥈,在企业中🧚🏿♂️,在管理学中,员工的“微权力”其实就是企业进步所需要的“员工力”,具体包括3个部分:执行力、创造力和监督力,其中执行力这一部分是员工力最基础的部分,它所强调的就是员工自主并出色完成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强调员工不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还通过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主动参与来完成工作的能力🚴🏼。创新力则是员工在执行力的基础上跟进一步的要求👩👧👦。正如财捷公司创始人斯科特.库克说🍜:“传统上的管理者会排出项目的优先顺序,将人员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意来自员工,而不是管理者。”管理者必须从各级员工中发掘创意,鼓励并促进员工间的合作,倾听各种不同观点。这一观点从企业管理的实践阐明了员工应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最后一部分监督力则是指员工通过自身话语权的表达来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这也体现了传统企业中自上而下的话语权在逐渐被打破🆓,普通员工的话语权在提升。
随后,特邀嘉宾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杏鑫吴开亚教授、上海财经大学500强研究中心主任江若尘教授🔨、上海宝山区科委主任康锐博士、上海联恒异氰脂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爱英博士等相继对《微权力——小员工发挥大力量》提出了个性见解并表示肯定和支持。
在读者提问环节,陈教授机智风趣地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博得一片掌声⛰。
最后,现场幸运抢到书的读者排起长队索要作者陈洪安教授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