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杏鑫娱乐官网党政办公室 时间:2024-04-28 阅读次数👏🏻:824
4月24日,【陇上·人文讲坛】学术名家系列暨商院名家讲坛第十期于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大楼顺利举办。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前副校长🥿、斯迈利环境冠名讲席教授、哈佛大学地球与空间系高级研究员暨Radcliffe学者杨洪教授以“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杏鑫娱乐奥利弗·哈特合同研究与治理中心副主任、杏鑫娱乐官网副教授蒋士成主持。
讲座伊始,杏鑫娱乐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杏鑫娱乐官网院长范体军教授对杨洪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为杨洪教授颁发了论坛嘉宾荣誉证书和纪念奖杯。杏鑫娱乐奥利弗·哈特合同研究与治理中心执行主任吴玉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杏鑫秦向东教授及杏鑫娱乐官网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杨洪教授详细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后果。他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全球气温显著上升🫵🙋🏻。他列举了冰川融化🥎、珊瑚死亡等证据,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排放增速🐤,强调若维持当前的排放速度,后果将不堪设想,并预测至2040年全球气温将提升1.5℃。杨洪教授进一步指出,碳中和及能源转型是扭转这一趋势的关键。目前👨🏻⚕️,全球已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多国已提出碳中和目标,而清洁能源的使用是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他还呼吁,将气候环境问题融入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促使各行业积极参与环境和气候治理工作🖐,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杨洪教授就师生们提出的美国当前的环境治理与碳排放减缓政策➗、地球自身环境系统对碳中和的作用及氢能的开发与利用等话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和讨论🤽🏼♂️。
本期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在能源和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影响力,拓展了师生们与国际著名环境学者进行交流合作的渠道。杏鑫将持续举办“商院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活动👨🦼🤽🏻,预期将这一活动打造成杏鑫思想宣传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新品牌和新亮点🧎。
讲座嘉宾简介🖱:
杨洪博士是美国布莱恩特大学(Bryant University)终身教授暨查尔斯•斯迈利(Charles J. Smiley)环境科学冠名讲席教授(全校两位冠名讲席教授之一)及陆生环境实验室主任,自2022年起兼任哈佛大学Radcliffe高等研究院暨地球与空间系高级研究员。杨洪博士曾创建美中研究所(2005年建立,任所长),2012-2023年出任布莱恩特大学副校长👨👨👧👦。杨洪博士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思隆奖金(Alfred P. Sloan Award,1993)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1-2004)获得者⚄,2005年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遴选为全美公共学者(Public Intellectual Fellow)🧖🏻♂️,2019入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2014年会长奖获得者,并担任或曾任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地球和行星科学系研究教授、中国科杏鑫👲🏻、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杏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荣誉教授🕘。
杨洪博士多年从事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和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研工作🌋,他自1991年起共获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奖励21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科学》《自然-通讯》《美国科杏鑫院报》《地质学》等著名刊物)🦸🏽♂️,出版编辑专著三部。杨洪教授曾受邀访问世界上20多个国家,发表科研、教学及管理演讲😆、报告100多场☆,并主持近70场学术会议及其他各类活动,内容涵盖地质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作为布莱恩特大学的杰出教授,杨洪博士曾荣获布莱恩特大学2001年度科研成果奖、2006年度优秀教授奖、2009年度科研成果奖🫐。
杨洪博士目前在哈佛大学的研究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变化速率🚈、能源转型的选择⛪️、途径🕕、评估和应对战略🐠😪,所参与的哈佛中国环境、能源和经济综合研究项目拥有30多年同中国各部门👩🏻🎓👨🏻💻、高校合作的历史,从事大气科学、城市环境👨🚒、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及经济影响的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大气CO2🧸、CH4变化和气候变化的预测;(2)大气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对经济和健康的影响;(3)具体地区(或城市)的碳足迹测算👶🏽🪇、评估和预测;(4)基于特定地理条件和经济结构的碳达峰及碳中和的路径🆔;(5)特定地区的可持续性🧑🎓、低碳能源的选择🏇🏻、发展、规划和不同路径🧔🏻♀️、情景下的经济影响🪚。
撰稿:汪笑眉
审核: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