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时间:2019-09-03
8月14日,“助力乡村——练塘茭白文化特色小镇助推发展动能探究”与“进益上海➜,虹照青西”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青浦区练塘古镇。在这里😘👨👨👧👧,他们一同揭开练塘这座古镇的神秘面纱🩸。在青浦区练塘镇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们一同参观了练塘古镇以及位于练塘老街中的茭白叶编织馆🌾🧗🏿,并与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访谈🍑,以期探究练塘古镇和茭白节的目前发展情况及其未来规划。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陈云纪念馆附近的上海练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徐历未副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与实践团队在会议厅展开了访谈🏯。在观看了两段与练塘古镇与练塘茭白有关的宣传片后💨🧑🏻🦽➡️,徐总为实践团队简要介绍了练塘镇的基本情况,让实践队员对练塘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后,在徐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实地参访了练塘老街,亲身感受了练塘老街的文化氛围并对练塘有了更为直观清晰的了解。
团队成员观看宣传片
在与徐总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青浦区练塘古镇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而这也给练塘增添了一抹红色情怀🤽🏽。实践团队参观的练塘老街位于三里市河的两侧⏏️🌲。远远望去,两岸老房子的建筑特色对比鲜明:上塘街多为连续的两层楼,门面临街,店铺居多🖖🏻🛻;下塘街多为民居院宅👰🏻,炎炎夏日里,成排的行道树为居民提供了纳凉的好去处,一幅夏日乘凉图跃然眼前🙍♀️。
在练塘老街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与陈云纪念馆共同打造的文创街🧕🏼。文创街由商业🏋🏼♀️,纪念馆和非遗文化小馆组成,其中也不乏党建活动场所。实践团队注意到🐣,尽管文创街为练塘老街的主打品牌,但文创街的客流量似乎并不乐观。对此,徐总也十分无奈🚶:“作为一个景区♠︎🍷,首先要把旅游六要素做起来:吃住行游娱购🙁。景区目前这六点都有明显的不足⚗️,这也是我们古镇发展滞后的原因。”
徐总在练塘老街为实践团队讲解练塘现状
回到会议室后👩🏽🏫👻,实践团队就练塘古镇以及上海茭白节效益👰🏼♂️、影响与困境等问题与徐总进行进一步的访谈🧑🏼🦱。
2008年🤦🏼♀️,练塘茭白被评为国家地理性标志蔬菜,成为了百姓心中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以此为契机,练塘政府与上海练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举办了第一届上海茭白节🚂,并从此延续下来成为练塘一年一度的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余届。徐总表示:“最初,茭白节的作用是扩大练塘‘华东第一茭白大镇’的影响,主要是为了推广茭白、增加销量🧑🏻🤝🧑🏻,但这之后便慢慢发展为综合性质🙅🏿♂️🚐,不单单局限于展销会的形式,而是更多地结合美丽乡村等概念🙌🏿,增加了一些休闲旅游及体验类的子项目,加强其旅游特性。”
在发展中茭白节的过程中,练塘开创性地提出了“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融合发展的发展理念。“茭白是练塘地区一个特色。但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会更多地去结合一些红色,致力于打造‘三色’练塘。”徐总强调道😺。
在实地调研中🧑🏽🎓,“助力乡村——练塘茭白文化特色小镇助推发展动能探究”社会实践团队发现练塘的茭白是一块很坚固的“招牌”,但是如果想要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则应该错位发展🙉,更多地利用当地的红色元素,以红色为先行,古色为辅助🦹🏿♀️,避免陷入“千镇一面”的局面。最后“助力乡村——练塘茭白文化特色小镇助推发展动能探究”社会实践团队表达了自己对练塘古镇以及上海茭白节未来发展的看法,并与上海练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下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表明了双方共同合作建设打造“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旅游文化节”的意向。
徐总与实践团队成员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
与此同时,“进益上海🌼,虹照青西”实践团队认为🤸🏽♀️,练塘镇作为青西三镇之一,据了解,由练塘镇种植的茭白在经过手工加工后👨👩👧🧑💼,其所制成的茭白结将作为中华传统编织文化出口日本等国,上百种栩栩如生、精致优美的编结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受到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因此,茭白叶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的出口贸易发展并促进当地妇女、老人及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茭白叶编结👏🏽🐐,不仅推动农村妇女的再就业🧎♀️➡️,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更多地,茭白叶编结,使农村稳定得到加强,社会风气得到改善👩🏼⚖️。以当地练塘人的话来说,如今练塘镇,出现许多家庭中妹妹学姐姐⏫、媳妇教婆婆、孙囡帮奶奶🧑🏿🦰🎤、邻里共磋商的新景象,形成“人人争当老板,家家争创文明”的好氛围。
实践团队成员与徐总在上海练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前合照
作为华东茭白第一镇🔆,练塘充分围绕其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将“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融入一体。下一步⛹🏼♂️,实践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如何扩大练塘特色,使茭白更好地发挥优势,创造更大的效益🧜🏿♀️。
撰稿人:吴佳蔚 审稿人:陈庆升